“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分子分裂成原子 |
C.分子之间有间隙 | D.分子很小 |
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入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 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右试管中溶液为浅绿色 | B. | 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
C. | 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 D. | 型管中液面仍相平 |
生活中下列情况所用的处理方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A. | 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 |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 | 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 |
D. | 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氮气(氧气) |
经过灼热的铜网 |
B |
氯化钾(二氧化锰)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生石灰(碳酸钙) |
高温煅烧 |
D |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 |
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的是()
A. |
不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 |
B. |
真金不怕火炼 |
C. |
用稀硫酸识别黄铜(铜锌合金)假冒的黄金指环 |
D. |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
下列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 |
此图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 |
B. |
此图中附着在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
C. |
此图中铝表面有划出的痕迹,说明硬铝比铝的硬度大 |
D. |
此图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