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 )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
|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
|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
|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
袁隆平常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根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 A.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 B.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
|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D.掌握的理论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效 |
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随着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科学家加强了对此项目的研究。2011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美法3名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免疫系统研究的新成果说明
| A.科学家的兴趣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
| B.认识的发展根源于社会或专业部门的奖励机制 |
| C.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的根本动力 |
| D.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科研成果的如期成功 |
一些年轻夫妇认为农历丁亥猪年生下的“金猪”宝宝一定健康富贵。这种想法
| A.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B.正确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
| C.违背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 D.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③某个关键的局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④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从“神一”到“神八”,再到“天宫一号”在我国载人航天试验的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200多个,涉及到的单位近4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15万人。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 D.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