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3日,国家“汽车下乡”补贴细则正式出台,引发了新一轮的农村汽车消费热潮。有位准备购车的消费者说“汽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服务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合理。”这是一种( )
| A.攀比心理 | B.从众心理 | C.求实心理 | D.适度消费 |
2013年9月30日以来,按照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重庆市民最常用的93号汽油两次每升累计下降0.38元。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表示降价前,D2表示降价后)描绘出 来,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经调查发现: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但是后者却有更高的储蓄水平。这是因为
|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
| B.收入差距的大小决定消费水平高低 |
|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
| D.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
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
| A.桥梁和纽带 | B.最终目的和动力 |
| C.决定性环节 | D.终结阶段和环节 |
苏宁易购启动了送货准时性、退款及时性和退换货效率三大服务保障项目。只要消费者在苏宁易购购物,以订单系统确认时间为准,除不可抗因素造成的送货延迟外,超出约定时间3天即按照购买商品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赔付。苏宁此举的出发点是
| A.为消费者创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 B.承担社会责任,维护消费者权益 |
| C.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 | D.为实现商品的价值创造有利条件 |
中国商人历来推崇“薄利多销”,而犹太商人则认为;“一种商品既然利薄,何不弃之,选择利厚的产品去生产和销售不是更好吗?”以上两种商人的观点
| A.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 |
| B.都能够自觉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 |
| C.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 |
| D.都是正确的,都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