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并加以思考,是我们学习的一条途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开启。短短两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微博具有的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发布个性化信息的工具和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相继亮相官方微博,成为了网络上一道名副其实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也不甘落后地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但快速发展的微博也面临一些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的传播等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为我国微博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200 9年10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讲,他指出: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一如既往地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2)结合材料二,说明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应坚持哪些唯物辩证法原则?(9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8分)
在“十二五”开局之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第一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历史性的把日照市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日照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次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给市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以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行听证会,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1)上述材料体现日照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2)日照市政府让普通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大意义?
2013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2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9分)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材料;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八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用“求索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8分)
2013年6月上旬,神舟十号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进行“拾遗补缺”。 神舟十号飞船将巩固和优化“神九”实现的载人交会对接技术,对“神九”和“神八”飞船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予以改进。
材料一.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是航天领域的后来者,中国航天人清楚,要跨越自己,赶上发达国家的航天技术,常常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有过失误和挫折,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把失误归零,战胜了征途中的一次次坎坷,创造了一次次的腾飞奇迹;“勇于探索,不畏风险”,就是中国航天人面对困难和风险的态度。中国航天人也因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二.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继承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既积极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又大胆探索和创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系统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不仅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还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2)我国航天工作者的探索与创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怎样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某校高一(1)班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密切关注灾区的情况,积极投入到赈灾公益活动中。
材料一:危难中,党和人民在一起,军队和老百姓在一起。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请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同人民在一起?
材料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让救灾物资在阳光下发放,让群众把好发放的每一道关口,是芦山强烈地震所涉及的雅安全市六县二区的普遍做法。
(2)请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公民应该怎样行使监督权?
材料三:雅安全市有以彝族、藏族为主的30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4%。地震中,少数民族群众受灾严重,共有10110户、38960名少数民族群众受灾。
(3)该班同学积极倡议全校师生为雅安少数民族群众举行一次定向的捐款活动,请你为他们拟定《倡议书》的题目和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