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A.1787年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回顾6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特别是“冷战”后的中美关系,虽然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决定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B.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战略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