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
唐太家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
美国《独立宣言》开篇明示,“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明确规定,这些邦“保留自己的主权、自由、独立、领域与权利”; 1787宪法序言中说,“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由此可见,美国立法的目的是实现
A.独立 | B.平等 | C.自由 | D.正义 |
17世纪以来,数学在学校科目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现其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的地位已有全球共识,这是因为
A.殖民扩张的需要 | B.技术革命的开展 |
C.政治变革的要求 | D.破除神学束缚的需要 |
亚里士多德说,“组成城邦的一个部分优于质而另一部分则优于量,譬如门望较低于贵胄的部分,于数而论,却胜过贵胄,穷人的数目也可以胜过富户;但一部分胜于量的可能还抵偿不了另一部分质的所胜。”这说明他
A.主张建立混合型的共和政体 | B.强调公民的知识素养 |
C.赞同雅典直接民主政治 | D.看重公民出身 |
从1959年春天开始,毛泽东在不同场合经常讲起古代笔记小说中的一些不怕鬼的故事。5月6日,他在接见外宾时,突然把话题引向不怕鬼的话题:“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呢?”这里的“鬼”指
A.国内的左倾错误 |
B.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
C.国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 |
D.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