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