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开始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 A.中共七大 |
| B.中共八大 |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D.中共十四大 |
西方的学者这样评价秦 朝及统治者:“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 C.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 D.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
|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
|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 B.河北 | C.陕西 | D.山东 |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 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
|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
| 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 汽车 |
1886年 |
1901年 |
1928年 |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A. 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 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 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 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