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哪种货币?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朝使用的规范文字是什么?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什么?
开疆拓土篇
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开疆拓土的历史吧!
图(1)秦朝疆域图图(2)西汉疆域图图
(3)某时期形势图
请回答:
(1)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从图1和图2我们能得知,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发生转移?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4)你能举一个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或管理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吗?
大展宏图篇
时势造英雄,英雄弄潮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时代。面对六国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一展其治国的宏伟篇章。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视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入到以前韩国地界,车辆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秦始皇很郁闷,亲自下车查看路况。
(1)为此,请你猜测一下皇帝陛下会看到什么情景?他又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
麻烦二:到了吴地的溧(li)阳,秦始皇他们一进城就傻眼了,当地的一句话也听不懂,老百姓写的字也不认识。
(2) 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他所不识当地字问题的?
麻烦三:秦始皇曾在秦国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境内巡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本地用的刀形币。
(3) 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所为?为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探究题
八年级1班同学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2)两次分别与谁的国民党合作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后果?
(4)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侯中央处理。——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态度?
(2)“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发动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亡。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蒋介石于年发给毛泽东的电文,材料中的“渝”是指市
(2)蒋介石要毛泽东赴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3)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
(4)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取得了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