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的热力运动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甲点的区时可能是()
①3月21日15时②3月21日12时③6月22日15时④3月20时15时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①3月21日11时②3月21日16时③3月21日23时④6月22日12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此时下列哪些地理现象是正确的()
A.北京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
B.孟加拉国正值降水最多的季节 |
C.伦敦、莫斯科、华盛顿都是昼夜平分 |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季节 |
有一位延吉人有一次去西南地区旅游,当他看到手表指示的时间为14点30分时,发现太阳正位于他的正南方,则他所在地的经度约为()
A.78.5°E | B.82.5°E | C.157.5°E | D.153.5°E |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
A.19日12时 | B.19日19时 | C.18日12时 | D.18日19时 |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判断()
A.右图的比例尺为1/10000,若该图放大到原来的4倍,则新地图的比例尺为1/2500 |
B.A处为山脊 |
C.CD间的坡度比EF间要大 |
D.若此图为北半球,由于B处比E处偏南,故B处的温度比E处要高。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创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c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地球仪比例尺为()
A.一百万分之一 | B.一千万分之一 |
C.五百万分之一 | D.五千万分之一 |
在这个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情况,则晨昏线到太阳直射点的球面距离为()
A.20cm | B.40cm | C.10~20cm | D.20~4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