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 B.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 C.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
| D.洪秀全起义,建立政权 |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如下图)()
| A.佟麟阁 | B.邓世昌 |
| C.戚继光 | D.赵登禹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
| B.左宗棠收复新疆 |
| C.关天培抗英 |
| D.林则徐虎门销烟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下图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这伙殖民强盗是()
|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
| B.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
| 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
| D.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