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的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最多的条约、割地最多的条约、最早允许列强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约各是哪一条约?
(3)在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中,清政府暴露出怎样的本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大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材料二: 189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出了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当他把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下联:“天无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1)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的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如何?(1分 )
(2)依据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这是哪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分析指出英日大侵华,中国遭受巨大的民族耻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他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史记》的编写体例成为后代编写史书的典范。
材料二: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僧人历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材料一中的“史学家”是谁?《史记》是用什么体例编写的?
(2)材料二中的“著名僧人”是谁?“天竺”主要位于今天的那个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布并昭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材料三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1)材料一摘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的颁布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文件是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件?通过该文件,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4)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几个例子(至少2个,英国除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二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象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文明风俗不同,思想自有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厉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领导者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二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法律性质文件体现了这些主张?
(2)依据材料二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与日、俄两国是通过哪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