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图回答:
 
(1)AB两种生理过程分别为:A          B                              
(2)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为      (填字母)                        
(3)硝化细菌、蓝藻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分别是                    (填字母)
(4)根据上右图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④____________。
(5) 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个遗传病家庭系谱,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基因,a是隐性基因。请回答:

(1)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是   性基因,在  染色体上。
(2)3号的基因型是     
(3)7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4)8号与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患遗传病的最大概率是        
(5)4号与患病的男性结婚,生一个患病的女孩的概率为            

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表现型
有甲病、无乙病
表现型
无甲病、有乙病
表现型
有甲病、有乙病
表现型
无甲病、无乙病
性别:男性
279人
250人
6人
4465人
性别:女性
281人
16人
2人
4701人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方法?
(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Ⅳ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_,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Ⅵ11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患病原因。

如图所示为某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E、F为六个物种,请据图回答:

(1)假设已知甲岛上B物种为有翅蝉,过了相当长时间后,逐渐演化成了残翅蝉E和超长翅蝉F,请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甲岛上多风的自然条件,推测甲岛上B物种演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岛上B物种偶尔有一次乘着季风,飞到了乙岛上居住,试分析B物种进入乙岛后可能会给乙岛上C物种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岛上的C物种属XY型性别决定。已知C物种上的有斑点性状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某研究人员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幼小时就能通过有无斑点来识别雌雄的物种C,请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画出实验图解并作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几倍体?
(2)假设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可育但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
(3)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右图)。
1)请在下面填出右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②;③
2)优质的小偃6号小麦新品种的成功培育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斗争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下图表示某有限容器中培养的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1)与其他生物比较,微生物代谢非常旺盛,其原因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
(2)图中bc段表示期;如果想延迟cd段表示的时期的出现,可以采用的方法;如果想获得大量次级代谢产物,则应使曲线保持在段。
(3)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红细胞数
21
17
22
20
细菌个数
102
98
106
94

则5mL该培养液中的细菌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