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
|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
|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
|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鼓励官督商办企业与外国竞争 |
| C.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 D.彻底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索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
|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 |
19世纪末一部译著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以“物竞”、“天择”、 “竞存”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这部译著的作者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严复 |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师夷长技以自强 |
| C.变者,占今之公理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对19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洋务近代军事工业②洋务近代民用工业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④外商企业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