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
光合色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

×
×
×


×
×
×
×
×



×
×








×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①水稻    ②蓝藻    ③变形虫    ④大肠杆菌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几百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
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不需要人的干预

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低,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让酶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细胞会失水而死亡
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
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20℃、30℃、40℃、50℃、60℃、70℃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都一致,结果发现40℃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

A.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B.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40℃酶活性最高
D.不能确定该酶最适温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