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了24小时测定,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C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C
C.在AB区段,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CD段CO2浓度的变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下图为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
B.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
C.若向漏斗中滴人适量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漏斗下口用半透膜封住(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漏斗内外均为蔗糖溶液,液面已经稳定在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
C.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D.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