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发生在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相关代谢过程,其中①~⑤相关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物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光照充足、CO2含量适宜时温度对光合作用(代表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1)图甲中进行②、⑤过程的场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M点时,叶绿体内[H]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点时,植物吸收图甲中A、B两物质的相对速率为:A___________B(填“<”或“=”或“>”)。
(3)叶肉细胞通过过程①、②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4)在温度为600C时,图甲所示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产生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写出此时叶肉细胞产生能量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学家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1)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让培养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O2,其主要作用是
(2)受精过程中阻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
(3)科学家将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传入上图的重构卵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选择重构卵做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4)培养出的克隆牛G几乎是牛的复制品。这是因为

(5)为大量获得试管牛E,可将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后移植,分割所选的胚胎应是,分割时要注意将均等分割,以保证分割后的胚胎能正常发育。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利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使实验鼠体内的一些基因失去作用,从而发现这些基因的实际功能。这项技术被称为“基因敲除”,它是用体外合成的无效基因或突变基因取代相应的正常基因,再应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转基因动物,此动物即为“基因敲除动物”,从而研究那些已经知道碱基排列顺序,而不知道其功能的基因的作用。请根据上述资料和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从动物胚胎中获得的组织首先要获得单个细胞,再进行细胞培养;进行培养时,培养液中要加入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分 (写对两种才能得分)。
(2)将体外合成的无效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中有可能采用作为运载体,由于外源DNA导入胚胎干细胞的成功率极低,因此要靠运载体上的基因,去确定真正发生了基因重组的胚胎干细胞。
(3)科学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进行研究时,对照组是动物,通过实验动物与正常动物性状的比较,发现实验动物的,从而确定被敲除基因的功能。
(4)“基因靶向”是指利用细胞内的DNA可与外源性DNA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不需要用到运载体
B.该过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C.“基因靶向”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D.利用“基因靶向”技术实现DNA重组时,需要特定的酶催化
(5)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观察下面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2).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是
(3).①的复制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有
(4).在③过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
(5).若该过程合成的物质是唾液淀粉酶,③中合成的物质首先进入中进行加工.

遗传学家对虎皮鹦鹉的羽色进行了研究。请回答:虎皮鹦鹉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素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二者的等位基因b和y均不能指导色素的合成,其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
二是
②若将纯合蓝色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再让子一代的互交,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