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冷战”随之展开。“冷战”对于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影响至深。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在“冷战”局势下美国和西欧关系的演变。
(2)“冷战”局势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
(3)“冷战”局势对于中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影响如何?
学术界对清末新政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看法:
观点一:清政府“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没有放一线光明”;“也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而“预备立宪”更是“一个骗局”。
观点二: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进一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法律,实行了废除科举,建立新军,起草宪法,设立资政院、咨议局等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工业、政治、军事、教育现代化。
关于清末“新政”的相关材料
第一阶段:1901---1905
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遣留学。
时间 |
学堂数 |
在校学生数 |
毕业学生数 |
教师数 |
1902 |
6912 |
|||
1903 |
769 |
31428 |
||
1904 |
4476 |
69475 |
2167 |
|
1905 |
8277 |
258873 |
2303 |
|
1906 |
23862 |
545338 |
8064 |
|
1907 |
37888 |
1024988 |
19508 |
63556 |
1908 |
47995 |
1300739 |
14846 |
73703 |
1909 |
59117 |
1639641 |
23361 |
90095 |
1910 |
42696 |
1284965 |
||
1911 |
52500 |
1600000(约) |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②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2年2月23日,清政府颁布上谕,申明“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1903年9月成立商务部,颁发了一系列奖励事业的章程。
“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③官制、法制改革:增设改建新部门,淘汰部分旧衙门及下级吏员。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先后修订《公司法》、《破产法》等重要的法典、法规和律例。修订《大清律例》,废除酷刑。
④编练新军:1901年8月,清政府下令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采用新法训练,使用洋枪洋炮。
⑤习俗改革: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第二个阶段:1905—1911年
⑥预备立宪
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
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
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非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在13个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以上的一个观点展开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我们应如何对待全球化?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程。阅读下面图片,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4分)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2分)
(2)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阅读下述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
材料二 :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临时政府;1928年井冈山会师。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俄两国革命的“路”有何相同?
(2)简要指出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
阅读下述材料,请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