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摘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百分之三百。——摘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请回答
(1)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英国在非洲掠买黑人奴隶的手段是什么?
(3)你认为奴隶贸易、殖民掠夺与早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关系?
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的经济建设及彼此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
材料二 (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予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政策”是指什么政策?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4分)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4分)
(3)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三近几个月来,美国与俄罗斯关系趋于紧张。就在几天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
月9日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不点名的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美国媒体称,普京在红场阅兵时发表了“暗示美国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的讲话”。稍早,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对美国进行了激烈抨击。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的一次发言中批评华盛顿“几乎毫无节制地”使用军力的言论令西方震惊。普京还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选自人民网2007年5月16日
(5)世界现代史上美国与苏联作为盟友曾经有过合作,试举两例说明。
(6)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历史上曾采取了什么政策?
(7)美苏关系由“战友”到“敌人”开始于哪一事件?此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变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8)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纳粹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9)结合现实回答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试举两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历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比原来领土小了1/8……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中国给予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和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使用各种之权势,以其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只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帮人之权利。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是什么会议通过的?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又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主要确立了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
某校准备编排一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诺曼底登陆》、《闪击苏联》、《血染珍珠港》和《突袭波兰》五部资料片。担任导演的小玲要将这些片子准确的分配给演员作参考。(10分)
(1)张兰将扮演德国人海德曼,剧中他将用波兰语播发一则颇具煽动性的声明,宣称德国是波兰的敌人,还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了德国。随即他指挥德军攻入波兰。小玲应将《》分派给他。这一事件标志着()。
(2)李明将扮演苏联人米佳,剧中他沉痛地说“由于敌人的狡猾和我们放松了警惕,1941年6月22日晨,我们的上万名官兵在睡梦中被炸死,顷刻之间我们就损失了飞机1200架,大片国土沦丧。”小玲应将《》分派给他。这一事件标志着()。
(3)赵祥将扮演美国人约翰,剧中他和战友们正在享受假日和煦的阳光,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使他和战友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幸存的他说“我们将永远记住1941年12月7日这个该诅咒的日子。”小玲应将《》分派给他。这一事件标志着() 。
(4)杨勇将扮演苏联人伊凡,剧中他兴奋的宣布:“这场战役使德国侵略者损失惨重,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我们将转入反攻。”小玲应将《》分派给他。这一战役的影响是() 。
(5)王兵将扮演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剧中他说:“我们克服了巨大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了德国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德国离灭亡不远了。”小玲应将《》分给他。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2011年是改革开放33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英国有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
展览二:领袖风采
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带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
本题应选择字母序号为()的图片
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江泽民 | D.胡锦涛 |
展览三:农村巨变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四个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材料一: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 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2009年3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50年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
——新华社2009年1月19日快讯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两例。
(2)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
(3)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共提出了那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后,中央又实行那一项战略决策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
(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你知道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