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20世纪《申报》的部分记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9年 |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
1918年 |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
1932年 |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
1937年 |
《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
1938年 |
《申报》香港版出刊。 |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春”(利比亚等中东乱局)、“夏”(英国伦敦社会
骚乱)、“秋”(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行动)、“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等重大
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
B.“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
C.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
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
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建立经互会 |
B.推行杜鲁门主义 |
C.建立北约 |
D.实施马歇尔计划 |
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
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最正
确的是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
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
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
B.工农运动的发展 |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