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2年~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注: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②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 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摘编自2012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当前我国工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水平较低,还不是一个工业经济强国。我国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在一些行业,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创新发展压力大。企业税负较重,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面临利润微薄、经营困难局面,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
材料三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当前,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写入了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并由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召开的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金融业要积极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2012年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重点对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体现了我国政府扶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某同学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国道。但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交通护栏,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他找到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在人大代表的督促检查下,有关部门克服困难,设置了红绿灯和交通护栏,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
(1)上述材料中,该同学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
(2)你认为该同学还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反映这一问题?(4分)
(3)公民也可以直接向决策机关建言献策,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这样做有哪些重大意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辨题: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就是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月29日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一个多小时的小范围与大范围会谈。会谈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说,温家宝这次对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增进了互信,促进了双边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领导人强调,中欧关系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和欧盟各自的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双方强调,在全球化和国际歌剧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性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重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双方重申,将致力于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对话以增进互相理解,妥善处理分歧,在平等、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和深化各领域的合作。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中欧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加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创造新形式,常识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其中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代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2010年2月12日,胡锦涛主席来到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假如你与胡锦涛主席在线交流有关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问题,请完成以下内容:
除了网上监督的方式外,请你再写出两种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你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什么?
以下是东北某省的图表和材料。根据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一:某省七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5206.6 |
6480.0 |
7810.0 |
8340.5 |
9260.2 |
10005.1 |
11040.6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3383.6 |
3260.6 |
3022.5 |
4182.2 |
4360.8 |
4530.4 |
5000.4 |
图表二:2008年该省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批数(上年=100)
指标 |
全省 |
||
城市 |
农村 |
||
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4.1 |
103.6 |
105.1 |
(1)图表一和图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表一和表二反映的问题对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