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裕的庄稼汉在去世前把孩子叫到自己跟前,说:“你们千万不要卖掉家产和土地,那是祖辈留下来的,地里埋着财宝。我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你们只要发奋挖掘,就一定能找到。秋收后你就去翻地,每个地方都别落下。”父亲说完便去世了。孩子们根据遗嘱把地翻了个遍。一年过去了,财宝没有找到,地里的收成却比往年好得多。这个故事说明( )
①要想获得,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③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④辛勤劳动就一定能发财致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八年级学生小李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逃学。他常说,“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别人管不着”。小李的言行 ( )
A.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 B.是自由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
C.表明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 D.表明公民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
某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与本地居民子女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
①促进了教育公平②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③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④体现了以发展教育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2年8月以来,国家先后发布关于异地高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紧急叫停农村盲目并校等系列文件。这些政策()
A.有利于公民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B.表明我国只重视发展农村教育 |
C.不能促进社会公平,维护正义 | D.有利于充分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说明()
A.文明礼貌要经过刻苦训练 |
B.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C.玉石要经过人工的精雕细琢才值钱 |
D.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勤学苦练 |
中学生刘某正读初一,其父认为她学习成绩不好,便让她弃学外出打工。老师找到她谈话,她却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纯属个人私事,我可以放弃。”材料说明()
A.刘某父亲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刘某受教育的权利 |
B.刘某父亲的做法符合家庭实际,因而是正确的 |
C.刘某的言行是坚持了公民享有的权利 |
D.刘某的言行违背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作为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