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有4对染色体,如1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
| A.1﹕1 | B.1﹕2 | C.1﹕3 | D.0﹕4 |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是()
|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
|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
|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
|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 | B.装置乙应在B处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 |
| C.装置乙应让B先反应一会再连接 | D.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
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
| A.a>b | B.a=b | C.a≥b | D.a<b |
右图表示酶促反应(二糖水解)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 |
| B.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在2分钟内完全水解 |
| C.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
| D.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 |
下列关于造血干细胞和其分化形成的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B细胞的过程中,其全能性得到表现 |
| B.B细胞属于高度特化的体细胞,不能再继续分化 |
| C.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和B细胞中的核DNA完全相同 |
| D.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和B细胞中的RNA完全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