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这就意味着每年要有1300万人讲涌进城镇就业。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新形势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农民工流动,理解正确的是( )

A.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农民工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B.主要体现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C.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会动摇农业基础地位
D.克服农民工大量流动,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人并非全都能就业,同时,中国“零就业”家庭大范围存在。加上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社会救助的压力日新凸显。下列有利于缓解社会救助压力的有
①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② 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率
③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④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创660万人的历史新高。假如你是某大学的就业指导教师,你给大学生们的就业指导建议应该有
① 转变就业观念,努力实现自主就业② 依靠政府就业,等待就业扶持
③ 积极寻求出路,多方联系就业渠道④ 寻求就业信息,力争实现自主创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经营。企业经营就像下围棋,你所持的要么是黑棋,要么是白旗,面对棋盘,要思考每一个阶段每一颗棋子落于何处,要统筹“大模样”和“小实地”。这给企业经营的启示是

A.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大取胜 B.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优取胜
C.巧妙避免市场风险,以稳取胜 D.加强统筹成本核算,以效取胜

近期,小巧的车载冰箱一上市就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人们驾车、旅游、野餐、垂钓好伴侣。这说明

A.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B.消费是连接分配与交换的纽带
C.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D.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这个故事启发商家要善于利用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