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二五”规划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受到各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材料一:中国居民消费率与OECD平均消费率对比情况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②OECD即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中出现一些问题。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差是2.57倍,到2009年达到3.33倍;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2008年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人均GDP之比为1∶3.3。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问题?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经济联系?并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1)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因素有哪些?
(2)怎样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项主张。
谈谈材料蕴涵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道理。(20分)

2008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会议强调,在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做好 这三方面工作,关系抗灾救灾斗争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制定周密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央部署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5分)

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导致美股放量暴跌,紧接着欧洲股市大幅下挫,随后亚洲股市也开始呛水,一场全球性的“股灾”就此酿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联系?(3分)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6分)
(3)材 料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6分)

﹙14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等。这些规律告诉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请回答:
(1)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6分)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