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的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
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问题处于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状态 |
下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
D.H2O2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没有核膜的细胞在积累无机盐离子时,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D.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元素都有C、H、0、N、P,但染色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
B.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 |
C.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 |
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
B.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D.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
如图1所示的甲 、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 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浓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A.1-丙;2-甲;3-乙 |
B.1-乙;2-甲;3-丙 |
C.1-甲;2-乙;3-丙 |
D.1-丙;2-乙;3-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