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某地里同一番茄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连续种植几代后仍保持异常果形;乙株上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比乙早 |
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 |
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 |
甘肃省农业技术员在大田中发现一株矮状穗大的水稻,将这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再种植下去,发育而成的植株之间总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
A.基因突变 | B.染色体变异 |
C.基因重组 | D.环境条件改变 |
下列有关染色体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
D.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或实习的叙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A.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
B.将相同温度下的酶溶液与淀粉溶液摇匀后需再在该温度下保温5min |
C.细![]() |
D.小生态瓶稳定性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有密切关系而与非生物因素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