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17~18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 |
B.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 |
C.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 |
D.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 |
【原创】......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很多省份纷纷发明宣布脱离清政府的声明,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也非常迅速的被大量的中国人拾起......这段材料能够反映出辛亥革命
A.爆发的时机已经非常成熟 |
B.许多参与者对辛亥革命了解甚少 |
C.参与者其实也在猛烈的反对君主制度 |
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广泛参与革命 |
某西方学者说:“1945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 |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
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
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
D.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
C.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原创】.......南朝时期南方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本段材料是意在说明
A.南方的经济实力其实已经逐渐超过了北方 |
B.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
C.南方物资供给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
D.南方的政治清明正在带动经济的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