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 B.爱国忧民的情怀 |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 D.热爱和平的态度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 B.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9 |
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
C.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
D.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①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
②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③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
④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