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
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
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
C.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
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
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③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 ④文化影响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随着2014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③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④文化影响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8月26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接地气”“细颗粒物”等媒体上高频热词都被收入其中。每一个热词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
B.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
C.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
D.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