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 | B.降低、乳酸 |
C.升高、CO2 | D.升高、乳酸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鸡的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一样,只进行无氧呼吸 |
B.将小白鼠从20℃移至0℃的环境中,小白鼠将出现耗氧量减少、心率加快 |
C.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能促进物质的循环再生,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
D.若水稻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3时,CO2释放量的相对值0.7,则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4:1 |
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
某种蛋白质M和淀粉酶N混合,装入半透膜袋,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在水中检测到物质X,结论正确的是
A.M由X组成 | B.X不可能是葡萄糖 |
C.M、N能透过半透膜 | D.N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