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7mL试剂A,之后改滴试剂B,所得沉淀y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以下结论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从9到11mL,发生的反应:AlO2-+H++H2O=Al(OH)3↓ |
|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2∶5 |
| C.A是NaOH,B是盐酸,且c(NaOH)∶c(HCl)=2∶1 |
| D.从7到9mL,相应离子反应式为:H++OH-=H2O |
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 FeCl2溶液 |
|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
| C.若X是金属镁,则W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 |
| D.若X为甲醇,则X、Z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4 |
下面是两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

兴奋剂X兴奋剂Y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
| B.1mol X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2mol H2 |
| C.Y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 |
| D.Y遇到FeCl3溶液时显紫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 ![]() ![]() |
| B.气体A气体B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 |
| C.某溶液冒白雾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 浓盐酸![]() |
D.某溶液 血红色 |
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
变红 |
Cl2具有还原性 |
| B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
褪色 |
Cl2具有酸性 |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先变红后褪色 |
Cl2具有漂白性 |
| D |
KI淀粉溶液 |
变蓝色 |
Cl2具有氧化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
| 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44 |
| C.COCl2分子和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