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说的“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
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花市上,牡丹、牵牛、梅花、菊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
C.“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此句的主干是,桥恢复青春。 |
D.“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的大事渲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一项是()
(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展开了嫩芽。
(2)我和同行谈起这件事,大家的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自然,前后互相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 B.逐渐反应过渡 |
C.逐步 反应过渡 | D.逐渐反映过度 |
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选自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
B.《口技》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本文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中给我们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以为妙绝”。 |
C.《猫》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文中详写了“我”冤枉第三只猫的事情,表现了“我”难过、自责、愧疚之情。 |
D.《伟大的悲剧》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写了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 |
对下句中划线词语的词类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 中国 是 世界 四个 文明 古国 之一,有 着 悠久 的 历史。
A.名词动词数词量词名词形容词 |
B.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名词 |
C.代词动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名词 |
D.代词代词数词量词名词形容词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诚信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更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中学生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
D.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我们要注意找出并认真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
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