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仿照下列例句,以“夏天”、“秋天”为情境,写两段与例句句式和意蕴相同的话。仿照横线前的句子,再写两个结构基本相同,语意相关的句子。
例句:微笑是春天里的一缕轻风,温柔地吹拂着每颗沉睡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苏醒。
微笑是夏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笑是秋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句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同济大学著名学者朱大可先生的采访记录片段。请你根据朱大可先生的回答,补写出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
记者:
朱大可:从前上海市民搬家,往往只需要一辆三轮车走几次就行了。而现在则需要5吨卡车来回跑数趟。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它表明中国民众的私有物产已经变得无比庞大。但与此形成尖锐对比的是,我们的心灵满足感却在日益衰减。这既是一种更大规模的物性贪婪,也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精神空虚。有数据显示,2008年全中国民众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相当。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它不仅表明中国民众在购书方面的高度节俭,而且也恶毒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的现状。

请用一句话写出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个字。
根据《唐律疏议》可知,在中国唐代,一旦某种食物变质,已经让人受害,那么所有者必须立刻焚烧,否则要被杖打90下。如果不毁掉有害食品,反而送人甚至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本应被焚烧但未被焚烧的有害食品造成死亡,食品的所有者也要按过失杀人来处罚。

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根据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发言补写完整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比如《谈美》深入浅出的把高深难懂的美学知识和道理介绍给我们。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说:我喜欢能反映一个时代精神的作品,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例句仿写,完成下面两题,写出对每个等式的理解(不必强求句式一致)
例句:口+口+口=品,看到这个等式,我不禁想起茶要一口一口地品,日子要一天一天的过。
(1)人+人+人=众,看到这个等式,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木+木=森,看到这个等式,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