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运用什么手法抒发怎样的感情?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 鸪 天
赏 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注:①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②凌波:曹植《洛神赋》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洛神形容洛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
1.词中“夜光”指的是 “醉魂”指的是
2.简析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思想情感。(5分)

(2014届湖南省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秋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
。”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

(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琼瑶:美玉。
1.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4分)
2.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的含义。(3分)

(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没蕃故人
张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①蕃:指少数民族政权。
②月支:汉代以来西域古国,此处指吐蕃。
1.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初白庵诗评》评价本诗的尾联“结意深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