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受热后变大了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

下列操作中,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2瓶气体的是

A.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