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D.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 B.重理论 |
C.重民众 | D.重实验 |
《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忠义堂原叫聚义厅,晁盖中箭生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里面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 B.“天人感应”学说 |
C.宋明理学思想 | D.“经世致用”思想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
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制天命而用之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下面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唯一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汉代教官主要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家思想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