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8)班同学决定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一次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以下信息,请你根据同学们了解到的信息参与探究活动。
材料1:见下表
表一 2007—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情况
年份 |
2007 |
2008 |
2009 |
2010年 |
2011年上半年 |
总量(亿元) |
159878 |
182321 |
209407 |
249500 |
300000 |
增长速率(%) |
10.1 |
9.9 |
10.7 |
11.5 |
9.00 |
表二 2007—2011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
年份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26.1% |
25.7% |
24% |
25.9% |
约24% |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 (扣除价格因素) |
13.3% |
12.9% |
13.7% |
13.2% |
约11% |
注:投资率(消费率)反映的是投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维持在32%—43%的区间。2009年我国投资率为50.8%,2011年我国投资率接近50%。目前世界各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20%左右。1978年以来,我国消费率维持在55%—67%的区间,2009年我国的消费率为50%,2011年我国消费率约为49%,而世界各国平均的消费率一般在70%—80%。
(1)材料1主要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材料2:目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些顺口溜:“工资不变应万变”“张家有财一千万,九户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家家都是钱百万。”“有钱的不想消费,想消费的没钱”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中国人喝牛奶结石”“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二万起;住不起,万元以上一平米”。
(2)结合材料2,谈一谈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祝福美好新生活的歌曲《吉祥三宝》大胆突破人们对歌曲艺术的心理预期,把蒙古族传统的说唱与演唱结合起。歌词简约得近似一幅雅拙的简笔画,一家三口几番设问,几对答,音乐旋律从容、节奏轻盈、演唱生活化,把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谐的抒情意蕴、蓬勃的生命活力融为一体。
材料二:杂技剧《天鹅湖》在充分运用杂技艺术顶级技巧的同时,大胆采用芭蕾舞姿,使古老的东方杂技和优美的西方芭蕾这两种分别以刚柔相对立的艺术门类,在作品中被嫁接得天衣无缝,实现了东方神韵与西方经典的完美结合,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欢迎。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别对材料一、材料二加以说明。(8分)
(2)两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6分)
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平崛起、建设和谐世界等理念,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这些理念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也彰显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但这些理念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理念,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的思想。
结合以上材料,从我国和谐理念的确立分析如何正确对待和借鉴我国的传统文化。
2008年11月9日,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省滁州市举行,歌会主题为“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家园、歌颂和谐新农村”。歌会将以中国农民歌会为平台,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宣传农村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宣传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宣传安徽干部群众敢想敢干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展示农村的新变化新风貌,展示中国农民的劳动创造和美好情感,展示安徽及全国各地多姿多彩的民歌民风。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举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调查,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5年的48.7%下降到2007年的34.7%,而同期的络阅读率从27.8%上升到36.5%。
材料二 2008年世界读书日的主要是“走向阅读社会,共享阅读快乐”。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共同发出通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读书、多读书 、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对个人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它的一些精华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去继承、发行和弘扬。
(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今天,要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必须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