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成名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到,国家的国民经济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简化如下表。
|
传统经济部门 |
现代经济部门 |
技术状况 |
近乎停滞 |
不断创新 |
管理状况 |
依赖经验 |
依赖制度 |
劳动力状况 |
平时过剩 |
无绝对过剩 |
资本状况 |
财产缺乏流动性 |
财产充分流动 |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下列诗句中与“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所蕴含的哲理基本一致的是()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如果把“经”理解为经典理论、权威观点,“道”理解为物之固理、势所必然,那么,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
①离经叛道
②离经不叛道
③叛道不离经
④既不离经,也不叛道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及美国三位科学家获奖。他们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解决高效蓝光发光二极管制造难题,改变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的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 B.抽象思维的过程 |
C.获得经验的过程 | D.寻求真知的过程 |
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看到有的地方培植高档鲜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但是由于水土不宜和技术原因,致使农民损失惨重。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相对独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