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等物质的量两种溶质的甲溶液逐渐加人乙物质,生成不溶物的量(Y)与加人物的量(X)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的是
|
甲溶液 |
乙物质 |
A |
NaOH和Ca(OH)2 |
CO2气体 |
B |
H2SO4和MgSO4 |
NaOH溶液 |
C |
HCl和CaCl2 |
Na2CO3溶液 |
D |
Fe2(SO4)3和CuSO4 |
Fe粉 |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Ba2+、OH-、Cl- | B.Na+、K+、H+、HCO-3 |
C.Mg2+、K+、Cl-、NO-3 | D.H+、SiO2-3、NO-3、SO2-4 |
某粒子用符号AZM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为A—n | B.所含中子数为A—Z—n |
C.所含电子数为Z+n | D.中子数—电子数=A—2Z+n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
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 |
C.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CO2有关 |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 |
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氯气 | B.硫化氢 | C.二氧化硫 | D.过氧化钠 |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
B.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
C.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
D.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