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CH4O(l)+3/2O2(g) = CO2(g)+2H2O(l) △H=-725.8kJ/mol |
B.2CH4O(l)+3O2(g)= 2CO2(g)+4H2O(l) △H=+1451.6kJ/mol |
C.2CH4O+O2 = 2CO2+4H2O(l) △H=-22.68kJ/mol |
D.CH4O(l)+3/2O2(g) = CO2(g)+2H2O(g) △H=-725.8kJ/mol |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
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A.CO过量 |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
D.CO与氧化铁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 mol·L–1 ·mi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4
B.B的转化率是40%
C.A的平衡浓度是1.4 mol·L–1
D.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 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A ①③⑤⑦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Δ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