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被迫全国移民 “到新西兰。该国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温室效应的第一个受害者”。目前该国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的局面。该国岛屿近20年来已被海水侵蚀的千疮百孔,岛上的淡水日益减少;海水的大量侵入使土壤盐碱化,粮食和蔬菜无法正常生长。图瓦卢陆地最高处仅海拔4.5m,由于海平面日渐升高,据估计这些岛屿将于50年内被海水淹没,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2)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二氧化碳液化后送入伸海海底。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为使二氧化碳液化,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3)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利于人类的物质。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1:4的的物质的量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 4H2 ( ) +2H2O
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1:3的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某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 ( )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已知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制做光导纤维,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某同学要在一个铁手镯上通过原电池原理覆盖一层银。
①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发生反应,
②正极反应式为:,发生反应。
某有机物A(只含C、H、O)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的中间体,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83倍。试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①A分子中碳原子总数是氧原子总数的3倍,其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取代基碳链上无支链;
②A可与NaHCO3溶液作用,产生无色气泡;
③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请写出:
(1)A的分子式;A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若有机物A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见下框图),请据此时A的结构回答(2)、(3)、(4)问:
(2)请写出: A→C和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并注明反应类型:
A→C:,反应类型:;
B→D:,反应类型:。
(3)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其苯环上有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且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G和H,其中H俗称“木精”,是饮用假酒过程中致人失明、甚至死亡的元凶。
请写出F的结构简式:。
(4)已知H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K,K的水溶液常用作防腐剂,请写出:
H→K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棒;乙池中的棒。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 。
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3.2%和7.32%。
(1)A的分子式是。
(2)已知:
ⅰ. (R1、R2、R3代表烃基)
ⅱ.
又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请回答: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
②若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E的结构简式是;
③ F→H的反应类型是;
④ 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含七元环结构的M。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A的结构简式是;
上述转化中B→D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N具有如下性质:
①N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
②N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N与H2在苯环侧链上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作用后的生成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在通常情况下,1molN最多能与1molBr2(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④N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上无支链且只有三个支链;
N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