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镉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 )
| A.Cd | B.NiOOH | C.Cd(OH)2 | D.Ni(OH)2 |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C(s)+ H2O(g)
CO(g)+H2(g
)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增加C的量 |
| B.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氢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
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
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
|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
|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
|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
|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 I2,同时有2 mol HI生成时 |
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
|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 变 |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 使用催化剂 |
已知:H2(g)+F2(g)= 2HF(g) ΔH= -27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 kJ热量 |
B.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 kJ |
| C.在25℃、101kPa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1个氢气分 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 kJ 热量 |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是()
A.CH3OH(l)+ 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
|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
|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