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3)B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SO2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O + 2SO2 +O2高温 2CaSO4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煤燃烧会排放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造成酸雨的是       
②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168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我们在课堂或实验室常做的两个对比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你分别得出的结论是:甲


甲乙

A~F分别是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六种气体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与D在B中燃烧均能生成F,其中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
(2)在一定条件下,A和D反应能生成C和水。
请根据(1)和(2)推断:D为,E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1)为防止资源浪费,燃烧时通常将煤块变为粉末状,其原因是
(2)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是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其原因是

(4)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CaCl2 + NaHCO3 CaCO3 ↓+ NaCl + HCl;
② CaCl2 + 2NaHCO3CaCO3 ↓+ 2NaCl + CO2 ↑+ H2O。
有同学认为化学方程式①不合理,请你简述其理由: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b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则发生装置应选;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⑨加热反应物
(4)我们要回收二氧化锰并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
①实验前应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
③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的目的是
④最后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方法(步骤、现象、结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以下实验解答下列问题:
⑴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⑵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去掉烧杯,点燃红磷,在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总质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