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在乙中盛约3∕4容积的水(水中加2滴红墨水),然后在甲中放入十几粒锌粒,再注入稀硫酸直至锌粒完全浸没,塞紧橡皮塞。双手按住两个橡皮塞,不久,红色的水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美丽的喷泉。下列对形成喷泉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B.氢气难溶于水 |
C.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
D.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
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五光十色的焰火礼花 |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
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
某氧化物化学式为AmOn(m≠n),则A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Cl2n/m | B.AClm/2n | C.ACln | D.AClm |
质量相同的SO2和SO3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2 :3 | B.5 :6 | C.1 :1 | D.6 :5 |
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 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 |
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 |
通电分解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约为2:1 |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够燃烧 |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