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
(1)利用14C标记的CO2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应,14C的转移途径是 ;若用18O标记H218O研究动物有氧呼吸的过程,则其最终出现在 (物质)中。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是 。
(3)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15N首先出现在的具膜细胞器为 ,最终含15N唾液淀粉酶以 方式从细胞中分泌出去。
(4)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 ,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将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扩增了4代,则c这种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 。
(5)用32P标记的胰岛素基因探针,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和胰岛B细胞进行检测。
用探针探测细胞的DNA |
用探针探测细胞的RNA |
||
胚胎干细胞 |
胰岛B细胞 |
胚胎干细胞 |
胰岛B细胞 |
|
|
|
|
表格的空格中应填写的检测结果依次是 。(用“+”表示能检测到,用“-”表示不能检测到)。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
下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请据图回答:
(1)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________含量不断提高,而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脂肪是_______________转变而来的。
(2)由图可知,油菜种子是用于检测__________的好材料,采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油菜生长发育需要多种无机盐,可由土壤或人工施肥提供,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幼苗若干,请设计实验证明Mg是油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只要求写出基本思路)。
____________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________层次,叶片属于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层次,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________。
(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叶肉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用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
③产生这样的黑边圆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④若在5×10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行8个叶肉细胞,则在5×40的视野中可看到这一行有_____个细胞。
为了验证镍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请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营养液乙(其他元素均具备),只含镍的营养液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a.____)的玉米幼苗等。
(2)方法步骤(完善表格):
项目 |
A组(20株上述玉米幼苗) |
B组(20株上述玉米幼苗) |
处理 |
放入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
b.放入 中培养 |
培养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观察 |
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
|
预期结果 |
d.____________ |
e.______ |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镍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胰岛素是具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A链21个,B链30个。其加工成熟过程如下图所示。
(1)位于A链氨基端的甘氨酸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氨基酸,其结构式是_______;图中的-SH包含于氨基酸的_______中。
(2)胰岛素的合成起始于_______上,然后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的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_______为上述过程提供大量能量。(以上填写细胞器名称)
(3)若参与形成胰岛素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31,则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使用染色剂染色或发生显色反应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
观察对象或实验材料 |
染色剂或试剂 |
实验结果 |
①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Ⅳ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甲基绿 吡罗红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③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④ |
苹果汁 |
斐林试剂 |
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
⑤ |
鸡蛋清稀释液 |
双缩脲试剂 |
溶液呈现淡紫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在染色之前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因为盐酸可改变______。
(3)斐林试剂不稳定,必须_______;双缩脲试剂B液的使用量约为_______,加入过多双缩脲试剂B液会使溶液中出现_______,干扰正常实验结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