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B),白色为隐性(b)。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基因B”与“基因b”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C.空间结构不同                         D.基本元素组成不同
(2)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3)现有一突变体小鼠,检测该小鼠由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该小鼠的第三个密码子(AUC)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该小鼠突变基因模板链相应部位(7、8、9号位置)的碱基序列为             
(4)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且显性纯合个体在—15℃中成长为黑色,在30℃中成长为白色),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I.设计思路:
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                   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II.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6分)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表的实验,请分析相关问题并予以回答: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受精卵
①(去细胞质,留细胞核)
A
②(去细胞核,留细胞质)
B
③(细胞质、细胞核重组)
C


(1)预测三种情况下细胞的代谢情况(用“能生活”或“不能生活”回答):
A ;B;C
(2)哪一个实验能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试另举一例说明

(3)请描述细胞核的主要作用。

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三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学试剂
生物材料
A
鸡血细胞
B
花生种子
C
蛙皮肤细胞
D
棉花纤维
E
霉菌
本尼迪特试剂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表示有颜色反应;“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尼迪特试剂与生物材料均不发生颜色反应,说明五种生物材料均不能检测到_______
(2)B与苏丹Ⅲ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3)题中五种生物材料中有三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4)D与三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_,从而在混合液中最终有__________(填单糖名称)生成。

A、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对茎而言,B点生长素浓度所对应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3)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__的特点。
(4)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
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
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B、实验设计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补充实验以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1)实验目的: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2)材料用具:一个单侧有小孔的空纸盒,6株2cm高的生长健壮的玉米幼苗、黑纸一张,60W的台灯一盏。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6株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甲组幼苗的________分别用黑纸帽套上,乙组幼苗分别用黑纸环套在________________。将所有幼苗放在一个单侧有小孔的空纸盒里 ,孔外放置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观察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甲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乙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肾上腺皮质,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和调节肾上腺皮质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头部创伤导致图中乙模式的分泌激素消失,人患尿崩症,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说明此分泌激素是 ___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甲状腺

B、下图(I)和(II)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两种类型,请据图回答:
(1)Ⅰ是________免疫,c代表_________细胞,Ⅱ是________免疫,d代表_____细胞,过敏反应与上图中的(填标号)反应类型直接有关。
(2)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则往往是先通过_____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来消灭
(3)图(I)免疫类型中c细胞对a细胞的作用是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而当个体营养不良时,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原因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 _______(填标号)增多。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
(5)画图表示出②③④彼此间物质交换的关系(用箭头辅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