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
1.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
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 、称量。
(2)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II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② 。
(3)①日常生活中为方便使用通常将金属制成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①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材料
②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 B.金属的耐腐蚀性 |
C.金属的硬度 |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
③以上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H2SO4=" Ni" SO4+ H2↑ Fe+ Ni Cl 2=" Ni" + Fe Cl 2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
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____________;
(2)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品于试管中, ▲ 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你的猜想正确 |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泡产生 |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下三个有趣的实验:
①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石灰石,用酒精灯加热,2分钟后把石灰石放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用坩埚钳夹持该石灰石,还用酒精灯加热,同时向灯焰上通入氧气,1分钟后把石灰石再放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立即变成红色。
③向②变红的酚酞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酚酞溶液又变为无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不具有受热分解的化学性质
B.实验①中,在受热的条件下,石灰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实验①中,灯焰温度达不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2)通入氧气,能影响碳酸钙分解反应的原因,正确的是(▲)
A.氧气能降低碳酸钙分解所需的温度
B.氧气能改变碳酸钙的性质
C.氧气是碳酸钙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增加了单位时间内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提高了灯焰温度
(3)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三个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兵发现:家里水壶用久之后,内壁常有一层不溶于水的水垢。为了解水垢的成因及成分,并寻找清洗水垢的方法,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过程,请你参与:
李兵查找资料后得知:自然界中的水中常溶有Ca(HCO3)2等可溶性物质。他提出[猜想Ⅰ]:水垢可能是烧开水时Ca(HCO3)2受热时发生分解产生。为了验证[猜想Ⅰ]是否正确,他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口有水珠产生,B中出现白色浑浊,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有白色固体存在,他将白色固体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现仍有白色固体。对白色固体的成分,李兵根据定律提出[猜想Ⅱ]: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
a.CaCO3; b.Ca(OH)2; c.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Ⅱ]中哪种情况是正确的,他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剂X是,试剂Y是。则[猜想Ⅱ]中(选填“a”、“b”或“c”)正确。
(3)据此,你认为上述有关水垢形成原因的[猜想Ⅰ]是(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形成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4)刘豪同学觉得白色固体也可能是CaO,而李兵一下子否定了他的结论,理由是
。
(5)根据以上探究,李兵懂得了水垢的主要成分,他建议家庭清洗水垢时可选用(选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水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 ( ) → d
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