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文官
武官
带饰

仙鹤
狮子


锦鸡
狮子
花犀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云雁
虎豹
带饰

白鹇
熊罴
银钑花

鹭鸶

素银

鸂鶒

素银

黄鹂
犀牛
乌角

鹌鹑
海马
乌角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四: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五:“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六: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七: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制度?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特点?这种特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4)依据材料四、五、六,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5)依据材料七,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2分)
(6)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在评价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3,5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3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在土地分配方面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中的核心是哪一个?
(3)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依据材料三,结合其实践效果,略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请回答:
料一中,《共产党宣言》的主张是什么?
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采用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有何作用?
⑷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年12月5日)
材料二(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 “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面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坑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 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民族之福,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表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年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针。这一新方针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论语·雍也》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刚、毅、木、讷,近于仁。
——《论语·子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而成仁。
——《论语·卫灵公》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子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评价材料中孔子对“仁”的论述及其“仁”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形成的影响。
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文字在400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