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作用”与表面活性剂无关的是( )
| A.润湿作用 | B.软化作用 | C.乳化作用 | D.发泡作用 |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 5.0 g投入盛有500mL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t由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
| B.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
| C.t=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 |
| D.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
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时,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
| B.25℃时,0.2mol/LBa(OH)2溶液和0.2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
| C.25℃时,0.2mol/LBa(OH)2溶液和0.2mol/L乙酸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
| D.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
水的电离平衡为H2O
H+﹢OH-,△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pH减小 |
|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KOH,Kw不变 |
| 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
|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平衡逆向移动 |
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1×10-3 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10-3 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
| A.b>a=d>c | B.a=b>c>d |
| C.a=b>d>c | D.c>a=d>b |
下列物质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 | B.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组成 |
| C.熔融状态能导电 | D.可以溶于水 |